奈良縣的世界遺產

自1993年「法隆寺地區的佛教建築」登錄為日本首個世界遺產以來,奈良縣先後有「古都奈良的文化財」、「紀伊山地靈場與參拜道」登錄為世界遺產。
此外,現在還有「飛鳥藤原宮都及其相關資產群」記載於世界遺產預備名單。
在此將為您介紹世界遺產概要及奈良縣內的世界遺產與預備資產。

照片提供:一般財團法人奈良縣Visitors Bureau

世界遺產係指基於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通過的世界遺產公約,登錄於世界遺產名錄的資產。

世界遺產名錄登錄的是對於全人類來說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的文化遺產及自然遺產。

世界遺產分為文化遺產(建築、遺蹟、文化景觀等)、自然遺產(自然地形及地質、生態系統、景觀等)、複合遺產(兼具文化遺產性質與自然遺產性質的雙重遺產)3類。世界遺產公約是以保護這些遺產為目的,因此登錄至世界遺產名錄後,就必須對該遺產進行保護及管理。

  • 法隆寺地區的佛教建築
  • 古都奈良的文化財
  • 紀伊山地靈場與參拜道
照片提供:一般財團法人奈良縣Visitors Bureau

法隆寺地區的佛教建築

1993年登錄(文化遺產)

「法隆寺地區的佛教建築」包括法隆寺及法起寺這兩大寺院內的木造建築。1993年與姬路城一起被登錄為日本最初的世界文化遺產。
據傳法隆寺於607年由聖德太子建立。寺院分為西院與東院,西院之中的金堂、五重塔、中門、迴廊等建築是於7世紀後半葉到8世紀初期所建造,因此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木造建築。
法起寺創建於7世紀,創建當時的建築物現僅存一座三重塔。
所獲評價為這些是佛教從中國經由朝鮮半島傳入日本後初期的建築,是佛教建築的傑作。此外,與其後建造的建築群一起結合,可瞭解日本佛教建築的變遷,展現了日本獨特建築風格的發展歷程。

古都奈良的文化財

1998年登錄(文化遺產)

「古都奈良的文化財」包括東大寺、興福寺、春日大社、春日山原始森林、元興寺、藥師寺、唐招提寺、平城宮遺蹟共8項資產。
710年,首都遷至平城京,日本進入奈良時代。
平城京被認為是仿照中國唐朝長安建造的,透過與中國及朝鮮半島的交流,日本文化獲得了大幅發展。平城宮是平城京的政治及文化中心,平城京內及其周邊建造了眾多寺院及神社。「古都奈良的文化財」由寺院及神社境內宗教建築群、春日大社及春日山原始森林的神道思想相關文化景觀、平城宮遺蹟的考古學遺蹟組成。在日本歷史上,8世紀的奈良時代是日本政治及文化變革極其重要的時代,該世界遺產為人們展示了奈良時代的宗教及生活方式,而奈良時代的這些傳統現在仍保存於人們的生活中,使其獲得極高評價。

紀伊山地靈場與參拜道

2004年登錄(文化遺產)

「紀伊山地靈場與參拜道」是橫跨奈良縣、三重縣與和歌山縣的世界遺產,包括「吉野大峯」、「熊野三山」、「高野山」的三大靈場及連接它們的「大峯奧駈道」、「熊野參拜道」、「高野參拜道」等參拜道。其中,位於奈良縣的是靈場「吉野大峯」、大峯奧駈道、熊野參拜道之一的小邊路。
紀伊山地茂密森林與險峻山脈縱橫相連的山岳地帶臨近南邊海洋的地形極具特色,以豐富的自然為背景,將日本自古以來的自然崇拜與大陸傳入的佛教進行融合,孕育出了形態多樣的信仰。
靈場「吉野大峯」位於紀伊山地最北端,由吉野山、吉野水分神社、金峯神社、金峯山寺、吉水神社、大峰山寺構成。是一片海拔一千多公尺的山峰連綿不斷的修驗道聖地,於10世紀中期開始作為日本第一靈場而廣受百姓的崇信。
「紀伊山地靈場與參拜道」是這些資產與自然及人們的活動所編織出的風景融為一體的文化景觀,其傳統從古代傳承至現代這一點獲得了極高評價。

飛鳥・藤原宮都及其相關資產群

2007年預備名單記載

「飛鳥・藤原宮都及其相關資產群」中包括飛鳥宮蹟、藤原宮蹟、飛鳥京蹟苑池、大和三山等宮殿相關遺蹟,飛鳥寺蹟、山田寺蹟、本藥師寺蹟等佛教寺院,石舞台古墳、高松塚古墳、龜虎古墳等古墳,展現了從6世紀末到8世紀初之間日本所建設的宮都之姿。
這個時代,透過與中國及朝鮮半島的活躍交流,推進了獨特的政治制度、技術及宗教的發展,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飛鳥・藤原」完好保存了展現當時之姿的遺蹟。
奈良縣正在加大宣傳力度,力爭入選至以世界遺產名錄。

活用 奈良網站 相關頁面